本文从业务场景来谈谈为什么选择Node,以及前端写后端代码需要补足的短板。
这些日子一直在做Node方面的尝试,或多或少会收到周围的异样的目光甚至背后的质疑,于是促使我好好思考为什么我在做Node。网上搜下「为什么要用Node」,找到的文章多数是介绍Node多么多么牛逼,无非是从Node本身特性来说,比如:并发、事件驱动、非阻塞I/O、单线程、流、社区生态……诸如此类,很少谈业务场景。
我是「实用主义」者,说过:脱离业务场景谈架构都是耍流氓。因为个人是从一线业务做起的,经过几年对业务的思考,我觉得可以从业务场景来说说为什么我们的业务更适合用Node。
从业务场景说起
现在我们的业务模块化越来越普遍,很少有业务比较纯粹只有链接一个数据库就可以搞定,往往前台业务后面会有N多的API服务做支撑。比如:下面两种情况在我们实际开发中经常遇见:
- 某个页面需要的数据来自两个以上接口,而两个接口来自不同的团队/部门,比如:用户信息来自账号部门,而UGC数据来自业务部门
- 某个页面存在接口依赖,需要先调用接口A,然后根据接口A数据调取接口B,比如:个性化推荐,往往需要根据某些维度请求推荐系统拿到推荐数据的ID,至于内容,需要拿ID根据页面需要去获取具体元数据
上面两种情况,站在后台开发的角度来看,我们业务模块要分开要独立,而站在前端的角度来看,这些数据都是一个页面需要的,前端希望是一个接口给我返回。这是一个开始。。
当然后台开发,比如PHP也有并发请求的解决方案,好(上)心的后台工程师,会帮助在后台统一合并请求处理成一份数据或者接口,然后扔给页面使用。比如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的前端会写(并且维护)一个Template.class.php
(我敢说我们80%的后台工程师都没看过这个代码。。),在View层使用,然后在Action当中将数据传给View层做渲染,下面的代码:
$this->render('xxx/xx.tpl', $tplData);
这样增加的沟通成本,降低了开发效率。为了一个页面,需要前端根据页面想要的数据,和后台沟通页面的数据格式,然后后台工程师找他们后面的API模块要数据、处理数据。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「灰色地带」,不好明确谁做更合适,完全靠自觉。
往往开发的时候会想各种方法来解耦,比如:引入后台模板(smarty之类),然后约定数据格式,前端根据数据格式来写Mock接口,写后台模板的前端就叫「大前端」;再Low一点的团队,会采取前端做好页面扔给后台工程师「套页面」,比如:PHP代码写HTML,各种<?php echo xxx;?>
,代码很不友好,后台工程师幸福感也急剧下降。
还有一种做法是,干脆后台沦为「代理服务器」,收到请求我转给后面的API,拿到数据我返回给前端页面,做成可以「跨域」的接口,所以就成了好多webapp。
另外,站在后台工程师的个人发展来看,可能他们觉得:这些「包接口」的重复性工作,跟自己的晋升和技术发展又有毛线关系呢?
说道这里,肯定有人心里在嘀咕:这是你们大公司才有的问题,我们小公司不会有这样的问题!那我下面再从技术方面来说。